跳至主要内容

阳性个案129宗 22宗源头不明

(可按这里收看整个简报会的手语翻译短片。)   本港新增129宗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检测个案,27宗为输入个案,102宗属本地感染,其中22宗源头不明。初步阳性个案逾90宗。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在简报会上说,本地个案中,九宗验出带L452R变异病毒株,患者疑染Delta病毒,81宗涉及Omicron病毒,余下12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以进行变异病毒株检测。   带Omicron的源头不明个案患者包括一名居于西营盘毓明阁、在荔枝角上班人士。大坑东邨东满楼和大埔美新大厦再添个案,东满楼两名患者所住单位的坐向和楼层均不同。   张竹君指,东满楼和美新大厦早前确诊的个案与输入个案相关,而且距今已有一段时间,她相信那些个案与最新的个案并没有什么关系。   政府晚上向东满楼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将之列为受限区域,受检人士须于指定时间前接受强制检测。   至于涉及Delta的源头不明个案,一名患者居于太和邨翠和楼,其寓所并非早前发现垂直传播的单位,估计患者可能在工作地点所在的蓝田区染疫。另有患者居于油塘贵塘楼,在柴湾工作。   另外,防护中心在黄大仙彩云(二)邨明丽楼发现至少三宗涉及不同楼层16室单位的个案,怀疑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垂直传播、横向传播。为阻截病毒进一步扩散,防护中心安排所有楼层的16和17室住户到检疫中心接受检疫。   仁济医院一名骨科复康病房行政助理确诊,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指,患者1月29日因喉咙不适和咳嗽到私家医院求诊,最后上班日期为1月28日。她主要处理文书工作,不需要接触病人,工作时佩戴合适防护装备,医院一名病人服务助理曾与她一同用膳,被列为密切接触者,须接受检疫。该员工1月25日和1月27日的快速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政府将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查呈阳性的大厦,即大埔头太湖山庄划为受限区域,居民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   大埔头近营盘下、新华安里和嘉敬里一带的污水样本也检测到阳性结果,政府要求于指定期间曾身处上述范围的人士接受强检。   民政事务总署、房屋署会透过香港物业服务联盟和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向在宝怡花园、海丽花园和青麟山庄一带,以及大兴邨、大兴花园和翠鸣台一带工作的清洁员工、物业管理员工派发三套快速测试套装,供他们自行检测,以辅助识别感染者。   由于嘉鲁达印尼航空1月30日由印尼雅加达飞抵香港的GA876航班有三名乘客经抵港检测呈阳性,卫生署遂禁止嘉鲁达印尼航空的客机在本月1日至14日期间从雅加达着陆香港。   政府设有专题网页,提供2019冠状病毒病的相关资讯及健康建议。
http://dlvr.it/SJB05x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细味乡情 乡郊办推公众项目

环境保护署辖下乡郊保育办公室推出活「昔」新「乡」活动,鼓励市民探索香港偏远乡郊地区,体验村落的人情味,与自然生态为友。   此项目是庆祝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的活动之一,内容包括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和网上导赏团。   其中,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以「留得住的过去」为题,让市民透过镜头发掘和表达香港乡郊地区自然独特一面,从而提升大众对乡郊保育的意识。比赛设小学组、中学组和公开组,即日起至7月11日接受报名,得奖作品将在设于中环街市的「捉得到的未来」展览中展示。   网上导赏团主题为「看得见的现在」,即日起可在网上报名参与。在资深导游带领下,市民可于线上游览荔枝窝、沙罗洞、深涌和谷埔,了解香港乡郊地区源远流长的文化和不同自然生态。 http://dlvr.it/SNQY7h

食卫局欢迎首批产品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

    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今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欢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药监局)公布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     自广东省药监局在今年八月公布关于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的安排后,特区政府一直与内地有关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并积极向香港中成药业界推广有关措施。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共有三项,其中两项产品在香港制造及注册,另外一项产品则在澳门制造,亦有在香港注册。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教授表示:「特区政府十分感谢中央政府及广东省药监局对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令有关措施得以顺利推展。特区政府欣悉自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九月正式开始接受注册申请后,短时间内已有香港中成药产品受惠于有关措施,获广东省药监局批准在大湾区注册以供在内地销售。广东省药监局正在陆续处理更多申请,预料将有更多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可透过有关措施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大大缩短审批时间及简化程序。有关措施能便利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开拓市场,长远亦能为香港中成药『走出去』创造优良条件。」     为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二○二○年九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当中与香港相关的主要措施包括:以香港发展首家中医医院为契机,成立大湾区中医医疗联合体和中医医院集群;推动香港中医师在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充分发挥香港中药检测中心的优势,发展成中药检测和质量控制科研的国际中心;以及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的注册审批流程等。     另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二○二○年十一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委托广东省药监局开展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的进口注册流程的工作。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发布关于简化在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的公告。经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批准注册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传统外用中成药的注册持有人,可透过简化流程,向广东省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成功获审批的中成药可在内地销售。   完 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32分

青年委员自荐计划展开招募

第五期青年委员自荐计划招募工作展开,参与委员会数目为15个,下月15日截止申请。   15个委员会包括大屿山保育基金谘询委员会、中药研究及发展委员会、古物谘询委员会、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香港物流发展局等。每个委员会的委任名额为两名。   年龄介乎18至35岁,诚心为社会服务、对有关政策范畴有一定认识、分析和沟通能力良好的青年可自荐为委员。   自荐计划申请表和详情载于民政事务局网页,申请人须以不多于600字的文字或不长于三分钟的影片或录音,以中文或英文阐述自己适合获委任为委员的原因。评审小组会举行面试;视乎实际申请数目,评审工作将于第四季完成。   民政事务局表示,目前为止,获委任至谘询及法定组织的青年担任约440个职位。谘询及法定组织青年成员整体比例已从2017年年底的7.8%升至去年年中14.8%,非常接近本届政府订下15%的目标。 http://dlvr.it/SK3g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