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提高网络保安意识 维护国家安全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撰文指,健全的网络及科技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他期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可多管齐下提高业界和公众的网络保安意识和防御能力,以更好维护国家安全。   以下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4月15日在面书专页发表的文章:   今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科技时代,建立健全的网络及科技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在网络世界,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自己的资讯安全,同时亦有义务共同维系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因此,加强机构及公众对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认识,防患未然,至为关键。我们辖下的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连同警务处每年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提供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最新资讯进行公众教育展览,同时亦积极配合国家于每年9月举行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与香港电脑保安事故协调中心(HKCERT)共同举办年度共建安全网络资讯保安推广活动,以加强各界对共同维护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认识。创科局和资科办亦正全力支持保安局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工作。   同时,踏入后疫情时期,网络安全尤其资讯保安对维护商业及个人生活正常运作亦至为重要。   HKCERT去年就处理了7,725宗保安事故,其中,仿冒诈骗(钓鱼网站)占近半数,僵尸网络紧随其后占45%。另外,黑客最新攻势亦围绕「疫」下新常态,包括在家工作的使用装置成为黑客入侵点,非同质化代币(NFT)及智能合约也较多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   特区政府与各界紧密合作,透过多管齐下的策略,致力提升大家的资讯保安防御力。如资科办及香港互联网注册管理公司(HKIRC)合作营运的网络安全资讯共享伙伴计划,截至上月,平台汇集了1,050间来自金融、保险、公用事业、运输、医疗、电讯、创新科技等各行各业的公司及机构参与,当中几乎大大小小的超过130间银行及50间保险公司均踊跃加入。   平台主要为促进本地公私营机构交流网络安全资讯,以近半年为例,成员多于平台分享与疫情相关的安全威胁,如假冒短信、可疑恶意域名注册等,并提出建议供其他成员参考;早前开放源软件Apache Log4j发现的严重保安漏洞,相关网络攻击在全球激增,不少成员也主动分享解决方案。平台也提供网上谘询服务,让成员免费向专家征询意见,至今有约150条问题涵盖保安漏洞、事故处理建议、实施保安措施的经验等。我欢迎更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及机构加入平台,交流分享网络安全心得,提高整体本港企业的网络安全防御力。   我们明白中小企资源有限,尽力从多方面支援中小企提升资讯保安。财政方面,中小企可利用科技券。科技券至今已资助逾450个提升资讯系统及网络安全项目,涉资逾6,700万元。技术方面, HKIRC为中小企提供网站免费检验服务,包括详细的网站安全扫描报告及电话谘询。直至上月,已检查逾3,900个中小企网站,常见问题包括网站使用有漏洞的程式库、系统配置错误及没有过滤用户输入的资料等。HKCERT去年9月也有推出「评估你的网络保安状况」线上评估工具,至今已有130多个使用案例,我鼓励中小企更积极使用这两个免费检验及评估服务,为公司的网站和网络系统及早作出更有力防御。此外,HKCERT有24小时免费事故报告/求助电话热线8105 6060,热线有专人在事故应变和复原上给予意见,而有关事故报告均会保密,中小企也可多加利用。   另外,面对较普遍的电邮骗案,警务处及香港大学共同研发了可疑电邮侦测系统V@nguard,企业安装V@nguard后,在收到可疑电邮时,便会立即获得红色警告提示。V@nguard今年1月开放予企业免费使用,短短三个月时间,企业下载量已逾13,000次,并得到香港总商会等15个机构支持,以期向更多中小企推荐。针对在家工作,资科办连同HKCERT会定期发放保安建议及指南,企业也可多加留意。   我期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能多管齐下提高业界及公众的网络保安意识及防御能力,让香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并在「疫」下新常态成为一个更安全高效的智慧城市。
http://dlvr.it/SNcmqN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细味乡情 乡郊办推公众项目

环境保护署辖下乡郊保育办公室推出活「昔」新「乡」活动,鼓励市民探索香港偏远乡郊地区,体验村落的人情味,与自然生态为友。   此项目是庆祝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的活动之一,内容包括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和网上导赏团。   其中,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以「留得住的过去」为题,让市民透过镜头发掘和表达香港乡郊地区自然独特一面,从而提升大众对乡郊保育的意识。比赛设小学组、中学组和公开组,即日起至7月11日接受报名,得奖作品将在设于中环街市的「捉得到的未来」展览中展示。   网上导赏团主题为「看得见的现在」,即日起可在网上报名参与。在资深导游带领下,市民可于线上游览荔枝窝、沙罗洞、深涌和谷埔,了解香港乡郊地区源远流长的文化和不同自然生态。 http://dlvr.it/SNQY7h

食卫局欢迎首批产品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

    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今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欢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药监局)公布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     自广东省药监局在今年八月公布关于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的安排后,特区政府一直与内地有关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并积极向香港中成药业界推广有关措施。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共有三项,其中两项产品在香港制造及注册,另外一项产品则在澳门制造,亦有在香港注册。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教授表示:「特区政府十分感谢中央政府及广东省药监局对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令有关措施得以顺利推展。特区政府欣悉自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九月正式开始接受注册申请后,短时间内已有香港中成药产品受惠于有关措施,获广东省药监局批准在大湾区注册以供在内地销售。广东省药监局正在陆续处理更多申请,预料将有更多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可透过有关措施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大大缩短审批时间及简化程序。有关措施能便利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开拓市场,长远亦能为香港中成药『走出去』创造优良条件。」     为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二○二○年九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当中与香港相关的主要措施包括:以香港发展首家中医医院为契机,成立大湾区中医医疗联合体和中医医院集群;推动香港中医师在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充分发挥香港中药检测中心的优势,发展成中药检测和质量控制科研的国际中心;以及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的注册审批流程等。     另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二○二○年十一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委托广东省药监局开展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的进口注册流程的工作。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发布关于简化在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的公告。经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批准注册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传统外用中成药的注册持有人,可透过简化流程,向广东省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成功获审批的中成药可在内地销售。   完 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32分

青年委员自荐计划展开招募

第五期青年委员自荐计划招募工作展开,参与委员会数目为15个,下月15日截止申请。   15个委员会包括大屿山保育基金谘询委员会、中药研究及发展委员会、古物谘询委员会、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香港物流发展局等。每个委员会的委任名额为两名。   年龄介乎18至35岁,诚心为社会服务、对有关政策范畴有一定认识、分析和沟通能力良好的青年可自荐为委员。   自荐计划申请表和详情载于民政事务局网页,申请人须以不多于600字的文字或不长于三分钟的影片或录音,以中文或英文阐述自己适合获委任为委员的原因。评审小组会举行面试;视乎实际申请数目,评审工作将于第四季完成。   民政事务局表示,目前为止,获委任至谘询及法定组织的青年担任约440个职位。谘询及法定组织青年成员整体比例已从2017年年底的7.8%升至去年年中14.8%,非常接近本届政府订下15%的目标。 http://dlvr.it/SK3g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