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过渡性房屋供应逾二万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在网志撰文指,政府积极推动过渡性房屋建设,计及投入服务、已动工、已招标、已启动前期工作,以及深入研议项目,过渡性房屋单位逾二万个,有助改善基层家庭生活。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5月28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踏上密不透光的楼梯,在昏暗灯光下打开门,小朋友在床上玩耍、吃饭、温习的情境,在我们过去数年探访劏房住户时不时重现。对住在劏房的小朋友来说,劏房就是他们的世界。劏房有多大,他们的世界就有多大;劏房有多阔,他们的想像空间就有多阔。房屋问题的确令人揪心。   觅地建屋是治本之道。经过我们多年努力,现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足以兴建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可满足未来十年30.1万个公营房屋的需求。   我们一方面加快公屋建设,另一方面,为协助及纾缓居于不适切居所家庭的生活负担,我们已推出现金津贴试行计划和劏房租务管制,纾缓他们的财政压力和保障劏房租户。   除此之外,我们积极推动过渡性房屋,既为基层家庭提供安全卫生的居所,亦减轻他们的租金负担,让他们可以累积社会资本。到了今天,已投入服务的过渡性房屋(5,215个单位)连同已动工(2,587个单位)、已招标(10,960个单位)、已启动前期工作的过渡性房屋(1,651个单位)及深入硏议中的项目(1,176个单位)已有逾二万个单位。   凝心聚力 成就契机   过渡性房屋的出现,印证同心就事成。感谢公益金及社创基金在2017年的支持,合共拨出5,000多万元推出社会房屋共享计划,让我们能结合业主、非政府机构等有心人的力量,将合适的旧单位翻新,让非政府机构租予有需要的基层家庭,铺垫日后民商官携手踏上征途,推动过渡性房屋。   建筑技术的成熟与进步,亦为兴建过渡性房屋带来契机。近年政府积极推动既「起得快」、又「拆得走」的组装合成建筑法,令我们在寻找空置单位翻新以外,亦可善用短期闲置土地,把握土地有待发展的时空,以时间换空间,作过渡性房屋之用。   拨款到位 全力开动   立法会在2020年6月批出首笔共50亿元的支援非政府机构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资助计划,让我们可以为非政府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全面推动过渡性房屋建设。   计划推出以来,已有30个非政府机构参与,反映社会对过渡性房屋的需求殷切,我们的目标由原本提供一万个单位,两度加码至现时的二万个,而资助计划的拨款亦两度增加至116亿元。   生活改善 重现欢颜   纵使疫情在过去两年多肆虐,各个过渡性房屋的建造工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民商官三方尽力与时间竞赛,争取让更多基层家庭尽早迁离劏房。我与副局长Raymond(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苏伟文)及政助Mark(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政治助理符传富)不时探访劏房家庭。告慰的是,他们在迫人的生活压力下都没有意志消沉。他们在迁入过渡性房屋后,甚或已知上楼有期,他们脸上挂着的笑容反映着对开展人生新一页的期盼和喜悦。   我们去年夏天到过大角咀探望唐先生,他住的劏房只有一个向着后巷天井的窗,长年不能打开,室内通气不足,毛巾不时发霉,个多月就要更换一条。   其后,他与太太搬进乐屋,一幢用作过渡性房屋的B Hotel,房内有采光大窗,亦有乾净整洁的独立厕所。Raymond与Mark上月再次探访他们时,喜闻唐先生已跟房屋委员会进行编配公屋前的详细审查会面,获配公屋在即。他们搬走后腾空出来的单位,亦会继续让有需要的基层家庭入住。   今年元旦,我与Raymond探访了住在荃湾劏房的俞先生一家五口及居于葵涌劏房的叶先生一家四口。   俞先生一家住的劏房位处街市楼上的二楼,五口子挤在只能放两张碌架床的空间。大女儿刚完成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他们住在劏房时,姐弟两人只能坐在两张碌架床的上格,上网课、温习也只能在一张床的空间进行。他们最小的弟弟仍未上小学,与父母同睡一床。劏房外灯光昏暗、卫生欠佳、品流复杂,俞先生一家已在这里住了十年。   叶先生住的劏房环境亦同样浅窄,但父母对两个儿子的爱却没有受到空间限制,小小地方放满小朋友的书本和玩具。同样对着天井的窗户,在房内亦不能得见阳光,而可走动的空间也只有方寸之地。幸而两兄弟活泼依然,介绍我认识了他们的毛公仔好友。年纪小小的他们更已立志,作为铁路迷的哥哥希望长大后加入港铁工作,弟弟则希望成为救弱扶伤的救护员。   俞家及叶家现已由各自的劏房搬到长沙湾英华街的过渡性房屋,我们最近再次探访他们。   俞家新居的空间足以让各人平排站在一起合照,大女儿终于可由上格床重返地面,与我们坐着见面。街市的喧闹声不再,附近治安亦良好,居住环境的改善为三姐弟的成长带来希望。   叶家两兄弟的毛公仔好友亦跟随他们搬到新居,而且毛公仔家庭成员数目似乎有上升趋势。斜阳透过窗户照进屋内,即使隔着口罩,亦可看见一家人的笑脸。   砥砺前行 燃点希望   过渡性房屋虽然只是基层家庭踏上房屋阶梯的起步点,然而对身在困境的人,可说是漆黑旅程的歇脚站,可以纾一口气、减一点压,为前路燃点希望。我们衷心感谢沿途有心人,大家持续的支持鼓励,与我们砥砺前行,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改善基层家庭生活的机会。每一张在过渡性房屋展现的笑脸,都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  
http://dlvr.it/SRCB9Z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食卫局欢迎首批产品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

    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今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欢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药监局)公布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     自广东省药监局在今年八月公布关于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的安排后,特区政府一直与内地有关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并积极向香港中成药业界推广有关措施。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共有三项,其中两项产品在香港制造及注册,另外一项产品则在澳门制造,亦有在香港注册。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教授表示:「特区政府十分感谢中央政府及广东省药监局对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令有关措施得以顺利推展。特区政府欣悉自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九月正式开始接受注册申请后,短时间内已有香港中成药产品受惠于有关措施,获广东省药监局批准在大湾区注册以供在内地销售。广东省药监局正在陆续处理更多申请,预料将有更多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可透过有关措施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大大缩短审批时间及简化程序。有关措施能便利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开拓市场,长远亦能为香港中成药『走出去』创造优良条件。」     为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二○二○年九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当中与香港相关的主要措施包括:以香港发展首家中医医院为契机,成立大湾区中医医疗联合体和中医医院集群;推动香港中医师在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充分发挥香港中药检测中心的优势,发展成中药检测和质量控制科研的国际中心;以及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的注册审批流程等。     另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二○二○年十一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委托广东省药监局开展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的进口注册流程的工作。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发布关于简化在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的公告。经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批准注册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传统外用中成药的注册持有人,可透过简化流程,向广东省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成功获审批的中成药可在内地销售。   完 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32分

防疫基金向客运业提供补贴

因应第五波疫情和社交距离措施,本地及跨境客运业的经营环境受到沉重打击。政府透过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向运输业提供补贴,协助业界应对当前经营压力。   就本地非专营公共巴士、学校私家小巴、本地出租汽车、跨境巴士、跨境出租汽车、的士和红色小巴,合资格登记车主可获每辆车一笔过三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运输署会发信通知车主申领补贴详情,并在完成核实车主提交的资料后一至两个月内以自动转帐形式发放补贴。   公共小巴(专线)服务客运营业证持有人也可获每辆绿色小巴一笔过三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截至昨日,运输署收到159份申请,涉及3,188辆绿色小巴,该署已陆续向申请获批的持证人发放补贴。   街渡方面,合资格营办商可就每艘用于街渡航线的船只获发一笔过两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运输署已陆续发信通知各街渡营办商有关补贴的安排。   至于跨境渡轮,每艘合资格船只的营办商可获一笔过50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海事处已致函通知营办商,并会在完成核实对方提交的资料后陆续发放补贴。   查询可发电邮至运输署或海事处,或致电2547 1312联络后者。   http://dlvr.it/SMm23w

Touch Wood 整亲睇医生 又要使钱点算好 ? (客户资讯)

保险的初衷是保障生活所需,市场上以投资产品为主,导致严重「保障缺口」,即所需保障与可用资源的差额愈来愈大。 Bowtie象徵贴心贴身,提供真正合身的「纯保障」自愿医保产品。 我们的信念是︰「刚好就是最好」。我们希望引领行业作出改变,变革传统的销售方式、简化投保、索偿程序与「魔鬼条款」。以科技减低成本,让市民以更低廉的价钱得到更佳保障。 购买 Bowtie 意外医疗保险「触木保」,因意外受伤引致的医疗开支,无论意外大小都能照顾你的需要! 小事保 - 门诊 (洗伤口、缝针等)、物理治疗、中医骨伤科、脊椎治疗 大事保 - MRI 扫描、住院治疗、外科手术,高达 $42 万医疗保障 超过 700 个受保工种 - 运动教练、纪律部队、职业司机等 <<< 網上申請 >>> (客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