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致力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要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必须紧贴国家需要和国际投资市场脉搏,用好国家政策和香港自身优势,担当好内外循环交汇点的角色。他会带领新一届政府发挥好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把握国家开放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努力。   以下是行政长官李家超7月4日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2022暨互换通发布仪式的演辞:   尊敬的潘功胜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王灵桂副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尹宗华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欧冠升行政总裁(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我很高兴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   债券通是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让内地和境外投资者透过香港金融基础建设连接,在对方市场买卖债券。北向交易是内地首次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多级托管模式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南向交易则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及安全的渠道,透过香港债券市场投资境外债券。五年来,债券通一直发挥内地与国际债券市场的桥梁角色,为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作出贡献。   内地是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超过130万亿元人民币。受惠内地市场规模,北向交易在交易量、债券持有量等方面的数字都稳步上升。截至2022年5月,境外机构透过债券通等渠道持有债券的数量约3.7万亿元人民币,比债券通开通时的数量上升超过三倍;总交易额也由2017年7月的31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5月的6,750亿元人民币。南向交易自2021年9月开通以来一直运作顺畅,不但为合资格的境内投资者提供有效渠道作多元化资产配置,也为香港金融业带来庞大机遇,进一步拓展香港定息及固定收入市场的发展。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赓续开放,发展共赢」,适逢香港回归25周年和新一届特区政府开展施政,意义重大。债券通不但体现香港回归25年来作为国家持续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地位,同时也印证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对两地金融发展互惠共赢的作用。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功能,深化及扩大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事实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独特的条件,包括在「一国两制」下的制度优势、优良的法治传统、简单低税制、市场化及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稳健的基础建设配套、与国际接轨的监管制度、资讯和资金自由流通等。香港在实施《香港国安法》,并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后,正步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所拥有的条件和优势更为稳固,有利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发展。   凭借中央人民政府和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以及内地和香港相关金融机构的不懈努力,其他金融互联互通项目在过去数年也蓬勃发展。在2021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额分别达552亿和650亿元人民币,分别较2020年的数字上升超过四成及两成;南向交易平均每日交易额则分别达201亿港元和216亿港元,分别较2020年的数字上升超过五成及九成。自开通以来,有关北向交易为内地股市带来超过16,000亿元人民币净资金流入;南向交易则为香港股市带来超过23,000亿港元净资金流入。   继沪深港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在去年底就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整体方案达成共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已在5月发出联合公告,宣布原则同意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互联互通。我很高兴见到在两地相关机构合作努力下,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有关交易今天早上正式启动。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刚在今天早上发出联合公报,宣布同意内地及香港的指定金融机构开展两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并将先开展北向通的准备工作,以期让香港及其他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指定机构之间的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的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互换通是第一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领域引入互联互通安排,让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交易品种更为全面。我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在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之初作出多项公布,大大增强投资者对国家继续支持香港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在过去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程当中,我们体会到国家的稳步发展是香港的最坚实倚靠。国家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我们必须紧贴国家需要和国际投资市场脉搏,用好国家政策和香港特区自身优势,担当好内外循环交汇点的角色。我将带领新一届政府,发挥好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把握国家开放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努力。   最后,我衷心感谢各位在过去五年对债券通成功落实作出这么多的贡献,并祝愿今天的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http://dlvr.it/STJdNv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食卫局欢迎首批产品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

    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今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欢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药监局)公布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     自广东省药监局在今年八月公布关于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的安排后,特区政府一直与内地有关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并积极向香港中成药业界推广有关措施。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共有三项,其中两项产品在香港制造及注册,另外一项产品则在澳门制造,亦有在香港注册。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教授表示:「特区政府十分感谢中央政府及广东省药监局对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令有关措施得以顺利推展。特区政府欣悉自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九月正式开始接受注册申请后,短时间内已有香港中成药产品受惠于有关措施,获广东省药监局批准在大湾区注册以供在内地销售。广东省药监局正在陆续处理更多申请,预料将有更多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可透过有关措施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大大缩短审批时间及简化程序。有关措施能便利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开拓市场,长远亦能为香港中成药『走出去』创造优良条件。」     为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二○二○年九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当中与香港相关的主要措施包括:以香港发展首家中医医院为契机,成立大湾区中医医疗联合体和中医医院集群;推动香港中医师在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充分发挥香港中药检测中心的优势,发展成中药检测和质量控制科研的国际中心;以及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的注册审批流程等。     另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二○二○年十一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委托广东省药监局开展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的进口注册流程的工作。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发布关于简化在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的公告。经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批准注册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传统外用中成药的注册持有人,可透过简化流程,向广东省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成功获审批的中成药可在内地销售。   完 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32分

防疫基金向客运业提供补贴

因应第五波疫情和社交距离措施,本地及跨境客运业的经营环境受到沉重打击。政府透过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向运输业提供补贴,协助业界应对当前经营压力。   就本地非专营公共巴士、学校私家小巴、本地出租汽车、跨境巴士、跨境出租汽车、的士和红色小巴,合资格登记车主可获每辆车一笔过三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运输署会发信通知车主申领补贴详情,并在完成核实车主提交的资料后一至两个月内以自动转帐形式发放补贴。   公共小巴(专线)服务客运营业证持有人也可获每辆绿色小巴一笔过三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截至昨日,运输署收到159份申请,涉及3,188辆绿色小巴,该署已陆续向申请获批的持证人发放补贴。   街渡方面,合资格营办商可就每艘用于街渡航线的船只获发一笔过两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运输署已陆续发信通知各街渡营办商有关补贴的安排。   至于跨境渡轮,每艘合资格船只的营办商可获一笔过50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海事处已致函通知营办商,并会在完成核实对方提交的资料后陆续发放补贴。   查询可发电邮至运输署或海事处,或致电2547 1312联络后者。   http://dlvr.it/SMm23w

Touch Wood 整亲睇医生 又要使钱点算好 ? (客户资讯)

保险的初衷是保障生活所需,市场上以投资产品为主,导致严重「保障缺口」,即所需保障与可用资源的差额愈来愈大。 Bowtie象徵贴心贴身,提供真正合身的「纯保障」自愿医保产品。 我们的信念是︰「刚好就是最好」。我们希望引领行业作出改变,变革传统的销售方式、简化投保、索偿程序与「魔鬼条款」。以科技减低成本,让市民以更低廉的价钱得到更佳保障。 购买 Bowtie 意外医疗保险「触木保」,因意外受伤引致的医疗开支,无论意外大小都能照顾你的需要! 小事保 - 门诊 (洗伤口、缝针等)、物理治疗、中医骨伤科、脊椎治疗 大事保 - MRI 扫描、住院治疗、外科手术,高达 $42 万医疗保障 超过 700 个受保工种 - 运动教练、纪律部队、职业司机等 <<< 網上申請 >>> (客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