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精准抗疫 迈向经济复常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新一届政府以精准抗疫为原则,希望有效控制疫情风险,同时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让涉外经济活动重拾动力,并致力让香港进一步迈向商贸开放与经济复常。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8月16日出席2021年香港名牌选举、香港服务名牌选举、香港新星品牌选举暨香港新星服务品牌选举颁奖典礼的致辞:   史立德会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陈国民主席(香港品牌发展局主席)、各位台上的主礼嘉宾、各位政府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兴和荣幸出席今晚的2021年品牌选举颁奖典礼。典礼受疫情影响,延期到今晚举行,但从现场的盛况可见,疫情完全无碍大家共襄盛举的热忱!   首先,我在此衷心祝贺今日获奖的企业和杰出的企业家。它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是凭着自身扎实经营、把握市场机会、不断精益求精,经过严格审核、脱颖而出获得嘉许,绝对是实至名归。我知道当中不少是中小企品牌,这确实令我们感到特别欣慰和鼓舞。   我亦十分感谢中华厂商会和品牌发展局多年来透过品牌选举以及不同的活动,致力提升本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进香港企业在海内外市场的知名度,成就了众多杰出的香港品牌。   过去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对本港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受疫情和外围政经环境恶化影响,上周我们再下调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显示今年香港的经济正面对较大挑战,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备受考验。   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之后,坚持以科学为本、精准抗疫为原则,务求以最低的社会成本达致最大的防疫效益。上周五刚实施的「3+4」检疫安排,就是希望在有效控制疫情风险的同时,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让涉外的经济活动重拾动力。我们亦正全力筹备于今年11月初举行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以及尽力促成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在同月举行,这些标志性的实体项目,让我们朝着商贸开放与经济复常再走近一步,同时激活香港与国际间的联系和互动,重新擦亮香港这个国际知名品牌。   此外,在经济面对较大下行压力之际,我们今年分两阶段向市民发放消费券,希望刺激消费市道,支持企业经营,稳经济、保就业。消费券同时推动电子支付更为普及,为企业经营和新的商业模式创造空间和机会。   跨越眼前挑战,香港的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相当亮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就希望香港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包括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我们鼓励本港企业善用香港品牌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的内循环,以大湾区市场为切入点,大力开拓内地市场。同时,亦支持大家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为协助本地品牌进一步发展,开拓更多元市场,特区政府设立的BUD专项基金(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在去年和今年分阶段推出了优化措施,每家企业的累计资助上限已增至600万港元,资助范围的地域扩展到37个经济体。业界亦可利用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参与推广活动,扩展本港及境外市场。   此外,在业界面对艰难的时刻,我们亦透过会议展览业资助计划,内容包括资助参与贸易发展局举办的展览和主要会议的参加者,以协助企业和其品牌继续开拓市场,发展业务。   政府会持续检视和优化支持本地企业的各项措施。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香港品牌选举,至今举办超过20年。我知道新一届2022年品牌选举早前亦已经正式启动,而选举会采用ESG(即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加强版的评审标准,引入更全面的ESG元素。此举彰显了业界与时并进,更重视将社会责任融入经营策略之中,十分值得赞赏。   最后,我再次祝贺今日的获奖企业以及企业家,以及感谢中华厂商会和品牌发展局为筹办这次选举所付出的努力,亦衷心祝愿今天的活动圆满成功,各位朋友、各位嘉宾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家庭幸福,多谢大家!
http://dlvr.it/SWkF25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细味乡情 乡郊办推公众项目

环境保护署辖下乡郊保育办公室推出活「昔」新「乡」活动,鼓励市民探索香港偏远乡郊地区,体验村落的人情味,与自然生态为友。   此项目是庆祝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的活动之一,内容包括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和网上导赏团。   其中,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以「留得住的过去」为题,让市民透过镜头发掘和表达香港乡郊地区自然独特一面,从而提升大众对乡郊保育的意识。比赛设小学组、中学组和公开组,即日起至7月11日接受报名,得奖作品将在设于中环街市的「捉得到的未来」展览中展示。   网上导赏团主题为「看得见的现在」,即日起可在网上报名参与。在资深导游带领下,市民可于线上游览荔枝窝、沙罗洞、深涌和谷埔,了解香港乡郊地区源远流长的文化和不同自然生态。 http://dlvr.it/SNQY7h

食卫局欢迎首批产品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

    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今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欢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药监局)公布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     自广东省药监局在今年八月公布关于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的安排后,特区政府一直与内地有关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并积极向香港中成药业界推广有关措施。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共有三项,其中两项产品在香港制造及注册,另外一项产品则在澳门制造,亦有在香港注册。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教授表示:「特区政府十分感谢中央政府及广东省药监局对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令有关措施得以顺利推展。特区政府欣悉自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九月正式开始接受注册申请后,短时间内已有香港中成药产品受惠于有关措施,获广东省药监局批准在大湾区注册以供在内地销售。广东省药监局正在陆续处理更多申请,预料将有更多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可透过有关措施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大大缩短审批时间及简化程序。有关措施能便利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开拓市场,长远亦能为香港中成药『走出去』创造优良条件。」     为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二○二○年九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当中与香港相关的主要措施包括:以香港发展首家中医医院为契机,成立大湾区中医医疗联合体和中医医院集群;推动香港中医师在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充分发挥香港中药检测中心的优势,发展成中药检测和质量控制科研的国际中心;以及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的注册审批流程等。     另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二○二○年十一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委托广东省药监局开展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的进口注册流程的工作。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发布关于简化在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的公告。经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批准注册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传统外用中成药的注册持有人,可透过简化流程,向广东省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成功获审批的中成药可在内地销售。   完 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32分

青年委员自荐计划展开招募

第五期青年委员自荐计划招募工作展开,参与委员会数目为15个,下月15日截止申请。   15个委员会包括大屿山保育基金谘询委员会、中药研究及发展委员会、古物谘询委员会、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香港物流发展局等。每个委员会的委任名额为两名。   年龄介乎18至35岁,诚心为社会服务、对有关政策范畴有一定认识、分析和沟通能力良好的青年可自荐为委员。   自荐计划申请表和详情载于民政事务局网页,申请人须以不多于600字的文字或不长于三分钟的影片或录音,以中文或英文阐述自己适合获委任为委员的原因。评审小组会举行面试;视乎实际申请数目,评审工作将于第四季完成。   民政事务局表示,目前为止,获委任至谘询及法定组织的青年担任约440个职位。谘询及法定组织青年成员整体比例已从2017年年底的7.8%升至去年年中14.8%,非常接近本届政府订下15%的目标。 http://dlvr.it/SK3g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