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承接复常之势 稳步推动经济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撰文指,今年本港经济会比去年好,但外围环境仍充满挑战,而企业和个人的财政也需时复元。香港要把握通关契机,创造有利环境,加强对外推广,以期最大程度恢复经济。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月5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经过三年疫情的折腾,香港自去年底逐步恢复与国际的免检疫往还,明天起我们正式与内地全面通关。香港与内地的所有出入境口岸开放,不设人数限额、无须预约,并取消出入境前核酸检测的要求(注)。此外,从澳门来港人士的快速抗原测试要求亦会同步取消。这次调整后,以香港为据点的人士,前往内地、澳门或海外其他地方,基本上已回复免检疫往还,这对商务或观光旅客到访香港,或经香港进入内地或前往其他目的地的旅客而言,也是好消息。   可以预期,各种公务、商务、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也会加快恢复,跨境人员及货运往返可望稳步增加,料将带动本港出口、运输物流、旅游、零售及餐饮业,并为本港整体经济带来更正面、更乐观的气氛和展望。   尽管如此,最近的经济数据提示我们仍要保持警惕、谨慎而为。去年12月香港的商品出口货值按年大跌28.9%,是68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亦是连续第八个月下跌。2022年全年计,商品出口货值累计下跌8.6%。零售销售货值去年12月虽然回升1.1%,惟去年全年仍跌0.9%。值得留意的是,虽然整体数字未如理想,但去年单计网上销售的零售货值达346亿元,较前年增长21%,在总销售中占比亦提升到10%,比率较前年进一步增加约两个百分点。可以说,只要我们努力不懈、在转变中细心寻找新机遇,我们仍然能稳住现在、开拓未来。过去两年政府派发消费券既稳住了疫情下脆弱的消费和企业信心,也稳住了本地的经济和就业,同时推动了电子支付及网上销售的发展,在逆境下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展望2023年,尽管本港经济肯定会比去年好,但外围环境仍然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而经济恢复也有过程,无论是航班的恢复、旅客重来、投资增加,也许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凝聚更大的动力。再者,挺过这几年的下行压力,企业以至市民和打工仔的财政也需时恢复。因此,我们要努力巩固得来不易的良好势头,并警惕风险、稳步前行。唯有创造稳定和有利向好发展的经济环境,加上便利营商的政策措施,才能最大程度让香港的经济更好恢复。   短期来说,各行业都在努力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包括加快补充货源、增聘人手、加强培训,冀能承接在复苏开始、市场转趋活跃之际带来的生意量。由我领导的推广香港新优势专责小组已展开工作,特区政府亦在2月2日启动「你好!香港」全球大型宣传计划,这些都是为了在香港复常之际,着力加强对外推广,希望内地及海外朋友再临之时能看见我们的经济新亮点、文化新视野、旅游新感受、盛事新体验。   「你好!香港」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包括送出超过70万张机票,以及全城16,000多间零售商铺、食肆和景点为旅客提供「香港有礼」优惠礼遇,希望让旅客在享受美食和欣赏美景之际,有更美好和愉快的旅游体验,更好感受香港的热情和好客。今年全年香港将有超过300场大型活动、贸易展览和国际盛事,例如即将举行的渣打马拉松赛事、国际七人榄球赛、Clockenflap音乐节、Art Basel,以至年底的美酒佳肴巡礼、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这些活动冀能让世界各地的朋友认识和感受到香港的独特优势、机遇和魅力。   我们一方面努力巩固和推动香港的经济复苏,但在重新开放、迎接复苏和盛事的欢乐氛围中,让我们也不要忘记面对生活、生计困难的市民,要致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质素。现届政府采取「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的管治模式,透过短、中、长期手段推动香港更快更好发展,尽力排解民生忧难。   在土地房屋方面,特区政府正全力提速、提量、提效、提质,增加土地房屋供应。不过,造地建屋毕竟也需要时间,本届政府提出兴建简约公屋,原意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为居住环境恶劣的市民提供选项,为他们带来较快改善环境的希望,特别是未来十年公屋的预测落成量虽将超出目标,惟时间上却是头轻尾重,意味前五年的落成量缺口显著,简约公屋计划正好填补部分缺口,而非长期措施。从这角度而言,让计划尽快推行,有其实质意义。诚然,社会上对项目有不同方面的关注,我们也正在积极回应。沟通是持续过程,希望社会各界在提出意见和关注的同时,也本着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精神,让计划尽快开展,让居住在恶劣环境的市民,生活能早日得到改善。我相信有各方的建言和监督,计划日后的运作必定能兼顾好不同的考虑和关注。   (注):入境内地前七天内曾在海外或台湾停留的人士,仍须进行核酸检测。
http://dlvr.it/ShyKGk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食卫局欢迎首批产品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

    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今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欢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药监局)公布在已简化的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下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     自广东省药监局在今年八月公布关于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的审批流程的安排后,特区政府一直与内地有关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并积极向香港中成药业界推广有关措施。获批准在内地上市的首批产品共有三项,其中两项产品在香港制造及注册,另外一项产品则在澳门制造,亦有在香港注册。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教授表示:「特区政府十分感谢中央政府及广东省药监局对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令有关措施得以顺利推展。特区政府欣悉自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九月正式开始接受注册申请后,短时间内已有香港中成药产品受惠于有关措施,获广东省药监局批准在大湾区注册以供在内地销售。广东省药监局正在陆续处理更多申请,预料将有更多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可透过有关措施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大大缩短审批时间及简化程序。有关措施能便利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开拓市场,长远亦能为香港中成药『走出去』创造优良条件。」     为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二○二○年九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当中与香港相关的主要措施包括:以香港发展首家中医医院为契机,成立大湾区中医医疗联合体和中医医院集群;推动香港中医师在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充分发挥香港中药检测中心的优势,发展成中药检测和质量控制科研的国际中心;以及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的注册审批流程等。     另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二○二○年十一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委托广东省药监局开展简化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的进口注册流程的工作。广东省药监局于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发布关于简化在香港注册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的公告。经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批准注册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传统外用中成药的注册持有人,可透过简化流程,向广东省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成功获审批的中成药可在内地销售。   完 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32分

防疫基金向客运业提供补贴

因应第五波疫情和社交距离措施,本地及跨境客运业的经营环境受到沉重打击。政府透过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向运输业提供补贴,协助业界应对当前经营压力。   就本地非专营公共巴士、学校私家小巴、本地出租汽车、跨境巴士、跨境出租汽车、的士和红色小巴,合资格登记车主可获每辆车一笔过三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运输署会发信通知车主申领补贴详情,并在完成核实车主提交的资料后一至两个月内以自动转帐形式发放补贴。   公共小巴(专线)服务客运营业证持有人也可获每辆绿色小巴一笔过三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截至昨日,运输署收到159份申请,涉及3,188辆绿色小巴,该署已陆续向申请获批的持证人发放补贴。   街渡方面,合资格营办商可就每艘用于街渡航线的船只获发一笔过两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运输署已陆续发信通知各街渡营办商有关补贴的安排。   至于跨境渡轮,每艘合资格船只的营办商可获一笔过50万元非实报实销补贴。海事处已致函通知营办商,并会在完成核实对方提交的资料后陆续发放补贴。   查询可发电邮至运输署或海事处,或致电2547 1312联络后者。   http://dlvr.it/SMm23w

Touch Wood 整亲睇医生 又要使钱点算好 ? (客户资讯)

保险的初衷是保障生活所需,市场上以投资产品为主,导致严重「保障缺口」,即所需保障与可用资源的差额愈来愈大。 Bowtie象徵贴心贴身,提供真正合身的「纯保障」自愿医保产品。 我们的信念是︰「刚好就是最好」。我们希望引领行业作出改变,变革传统的销售方式、简化投保、索偿程序与「魔鬼条款」。以科技减低成本,让市民以更低廉的价钱得到更佳保障。 购买 Bowtie 意外医疗保险「触木保」,因意外受伤引致的医疗开支,无论意外大小都能照顾你的需要! 小事保 - 门诊 (洗伤口、缝针等)、物理治疗、中医骨伤科、脊椎治疗 大事保 - MRI 扫描、住院治疗、外科手术,高达 $42 万医疗保障 超过 700 个受保工种 - 运动教练、纪律部队、职业司机等 <<< 網上申請 >>> (客户资讯)